原標題:平安小米搶食消費金融蛋糕 做好風控是關鍵

  一家之言

  如何在業務快速起量發展與確保風控之間形成平衡,對於平安、小米都是考驗。

  11月27日,中國平安獲准在上海籌建消費金融公司。

  面對萬億元規模的消費金融市場,傳統銀行、互聯網金融平台、金融科技公司等機構都欲從中分羹。鬥地主不止是平安,小米也瞄準了消費金融這塊「蛋糕」。重慶銀保監局也剛發佈了關於《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參股設立重慶小米消費金融公司的批複》,同意該行參股設立重慶小米消費金融公司。重慶小米消費金融公司有望成為第25家獲批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及第28家拿到牌照的消費金融公司。

  截至今年8月,國內拿到消費金融牌照的機構一共有27家,其中4家獲批籌建但尚未開業,從牌照數量來看,還屬於較為稀缺的資源。鬥地主對於平安、小米等企業而言,拿到牌照也就意味著搶先獲得有利位置。

  2018年,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增資潮湧。全年共有10家持牌機構擬增資或完成增資,增資額超過88億元。僅12月一個月,招聯消費金融、長銀消費金融宣布分別擬從28.59億元、3.6億元增資至48.59億元、10.5億元。現有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增資,一方面夯實了資金基礎,能夠更多投入到業務拓展、用戶服務等方面,另一方面也對後來者建立起更高的競爭壁壘。

  而另一個趨勢則是,部分互聯網巨頭跨界入場,如美團、攜程、滴滴等,互聯網巨頭有龐大的用戶流量,可以通過高頻短視頻、信息流、外賣、打車等場景、服務、產業鏈,獲得大量用戶行為數據,並運用自己的數據分析能力,挖掘種子用戶,與消費金融業務形成融合,也就構成了自身的差異化競爭力。

  對於平安、小米而言,面對強大的各路競爭對手,必須在業務拓展、服務能力等各方面做好準備。以平安為例,雖然在金融方面資源不少,但以往更偏重於信貸等傳統金融(如平安銀行),而在消費金融方面,需要面對用戶信用及資產審核難度倍增等難題。而小米金融依託小米手機及LOT業務,已經在信貸、理財、保險加以布局,但消費金融場景更為複雜,涉及用戶群體更加多元化。如何在業務快速起量發展與確保風控之間形成平衡,對於平安、小米都是考驗。

  消費金融業務的安全性仍然需要企業多加重視,參照近年來數量狂飆的信用卡貸款,根據中國央行11月22日發佈的支付業務統計數據,截至三季度末,全國銀行卡授信總額為16.99萬億元人民幣,環比增長4.11%;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919.16億元。因此,消費金融企業也須避免在追求市場份額、快速拉新的同時,忽視了用戶的基本資質,導致壞賬率上升,這可不是拿到一塊牌照就能高枕無憂了。

  □楚天(財經評論人)

北京賽車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owelltejanic 的頭像
    powelltejanic

    玩攻略 - 狼人殺

    powellteja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